一場涉及藥械全鏈條的醫療反腐風暴正席卷而來。
7月31日,A股醫藥板塊全線下跌。其中仿制藥指數2.76%領跌,醫療器械精選指數、疫苗指數跌超2%,血液制品指數、中藥精選指數、體外診斷指數等跌超1%。8月2日盤中,港股19家醫藥類AH股悉數下跌。其中半數跌幅超過3%,其中榮昌生物領跌超13%。根據最新財報,2022年榮昌生物的銷售費用高達4.41億元,占全年營收的57.4%。而2023年一季度榮昌生物的銷售費用高達1.58億元,而同期公司總營收也不過1.68億元。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以監督的外部推力激發履行主體責任的內生動力,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現階段,醫藥反腐高壓已經“燒”到了企業端,僅在7月就有兩家醫療行業上市公司董事長被留置,更有企業自揭“醫院拜訪”費。7月30日晚,賽倫生物公告,公司于7月29日收到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家屬的通知,其于7月29日收到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范志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并立案調查;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知悉立案調查的進展及結論。7月3日,衛寧健康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煒7月1日被實施留置措施。7月5日,衛寧健康發布公告回應:公司于2023 年 7 月?。怠∪帐盏矫斜O察委員會的《立案通知書》和《留置通知書》, 周煒先生因涉嫌行賄罪被立案調查及實施留置。日前,科創板擬IPO企業長風藥業長風藥業公布了醫院拜訪費,引發市場關注。招股書顯示,長風藥業的醫院拜訪費從2021年的0.03億元激增至2022年的0.24億元。

在醫療反腐高壓態勢下,IPO領域也加強了核查力度,銷售費用是核查重點。日前,上交所在最新一期的《審核動態》要求中介機構嚴格核查擬IPO的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并就此提出了四大核查要點。《審核動態》顯示,中介機構應當從推廣活動開展的合法合規性、所涉各項費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相關內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推廣服務商同發行人等是否存在潛在關聯關系等角度,對醫藥企業銷售費用進行核查。此外,北交所在最新一期《審核動態》中也提示了對醫藥企業IPO過程中銷售費用的四大關注要點:一是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二是異常推廣商相關業務發生是否真實合理;三是發行人的資金流水是否異常;四是中介機構是否獲得充分的外部證據證明相關方不存在賄賂行為。“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往往跟專業化、個性化的醫療行為相掛鉤,因此更隱蔽,查處起來難度較大。如企業以贊助科研經費、學術會議費等名義,進行不法利益輸送;在醫藥購銷環節給付醫院工作人員回扣;通過生產環節虛抬藥品價格、流通環節虛假交易等方式套取資金進行賄賂?!?/section>8月1日,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展曙光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對于這類醫藥領域腐敗案件,最終的處罰都是落在個人的身上,無法真正打擊到最終的獲益方,如今在監管部門的大力督促和整改下,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最新消息,目前多個學術會議宣布暫停。伴隨著醫改深入,反腐手段也變得越來越精細化。7月14日,江西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全省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附件所帶的《全省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自查自糾問題清單及防范措施匯總表》提供了六大類32項重點問題,如違規收取講課費、違規接受捐贈、強行索取贊助等,以供自查自糾。前段時間,業內流傳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深入開展不合理取酬專項清退工作實施方案》內容提出,在7月17日—7月31日這個時間段內,全醫務人員主動清退2018年至2023年5月以來所收受的講課費、培訓費、研討費等不合理報酬,重點針對在與企業合作交往過程中,收受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錢物等“紅包”回扣問題。近日,另有一份《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召開全省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的通知》在網上流傳。

除了清退醫生的不合理收入外,多家醫院還相繼發出禁令,不接待沒有備案的醫藥代表。例如,廣西崇左市人民醫院發布的《關于醫藥代表拜訪醫務人員的公告》,明確提出醫藥代表首次違反相關規定的,將停止采購和使用該代表代理的醫藥產品3個月;再次違反的將該醫藥代表及其企業列入醫院黑名單,禁止其五年內在醫院業務活動,同時“黑名單”還將實時上報上級紀委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數月以來,國家層面接連發布多份文件并召開相關會議。多重信號顯示,一場覆蓋醫藥行業全領域的系統治理已經到來。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7月21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公安部、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強調,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進一步形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7月15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官方發布的政策解讀中提到,違法違規使用醫?;稹俺尸F出手段更趨隱蔽并和醫療腐敗交織的特點”。按照計劃,2023年8月-2023 年12月期間將實現對全國31個省?。ㄗ灾螀^、直轄市) 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檢查。此外,針對飛行檢查發現的典型突出問題,將有效結合專項整治、日常監管等多種方式在本省域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5月10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于印發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雖然該項工作已經開展數年,但是今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部際聯席工作機制成員單位調整,由原來的9個部門增加到14個部門,涉及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監管的相關部門全部納入了機制。在此輪醫藥腐敗集中整治中,器械行業中尤其是設備定制式招標、耗材回扣等問題,也是稽查重點。據財經大健康報道,中國衛生法學會副會長、國家衛健委醫療領域反腐課題專家鄭雪倩表示,通過梳理2013年—2022年的2900多例醫藥領域的行賄受賄類案件的刑事判決書,案例顯示,醫療器械領域的腐敗案件最多,占比達到40%;其次是藥品領域,占比約30%。醫療耗材近20%,還有一些和醫保基金、醫院基建相關的案件。從受賄案件顯示的關鍵環節來看,決策環節的行為占比達到40%,醫械使用環節的受賄將近36%,采購環節占到10%。從關鍵部門來看,行政管理部門占到49%,臨床科室占比17%,醫技科室占比11%,后勤系統占到13%。從職位來看,正職的領導受賄占到30%,副職占到11%,中層干部40.57%。今年以來,中紀委官網已經數次發文,揭露設備招采中的“定制式招標”問題。7月23日,中紀委官網發布題為《醫療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 | “定制式”招投標》的動畫視頻,其中指出,在醫療領域,個別黨員干部把公開招標當成權力尋租的“遮羞布”,通過“量身定做”采購標準,隱形決定中標供貨商,并收取巨額好處費,上演著一手買設備,一手收回扣的腐敗交易丑劇,這種定制式招投標行為終將受到嚴肅查處。耗材方面,《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中明確指出,要加強醫?;鹨幏豆芾砑笆褂?。聚焦重點科室、重點領域、重點監控藥品和醫保結算費用排名靠前的藥品耗材,規范醫?;鸸芾硎褂谩?/section>在集中整治之下,器械行業的灰色空間即將加劇收縮,產品銷售推廣的規范化迫在眉睫。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