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文宏談為何這個冬天一直生病”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大量網友關注和討論。
為何這個冬天一直在生病?
張文宏發聲→
去年秋冬以來,我國出現了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情況,不少人還存在反復感染、交叉感染。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6日表示,監測顯示,流感等傳染病的流行節律,暫時出現了紊亂。
有記者向張文宏提出,似乎感覺流感比新冠疫情前更為普遍,且存在反復感染、交叉感染的情況。對此,張文宏委員表示:對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我國十分注重常規化的預警預測,已經建立起了基于臨床的監測網絡,與疾控數據對接。今冬的疾病流行節律的確有些異常。
“今年我們監測到一個數據,這些疾病平時流行的節律出現了紊亂。像流感的流行,提前了一兩個月,然后就是支原體、衣原體的流行,在八九月份的時候到來,完美地有了交叉,所以就會感覺到支原體、衣原體這一波剛剛結束,馬上來了一波流感,我自己覺得2024年會有所改善,各大傳染病的流行頻率,會逐漸地回到自己應有的節律。”張文宏表示。
有記者問,新冠病毒感染時有發生,是不是病毒又變異變強了?張文宏介紹,目前新冠已經成為地方性流行病。“關于新冠最終的走向,我們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無非兩個方向,流感化或者是感冒化。”
早在去年11月,當時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時期,“發燒”、“流感”、“疊加感染”等相關話題引發大家關注。央視《健康中國》欄目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等專家,就當前網絡上常見的關于呼吸道疾病誤區進行詳解。
圖片來源:健康中國欄目截圖
張文宏在央視表示,很多人會害怕自己疊加感染。其實有時候檢測出多種病毒或細菌是因為采取了非常敏感的檢測手段,不用過于擔心。“你要知道沒有檢測就沒有感染,因為你不發現,但是檢測了以后你會發現,原來在支原體感染的基礎上,我們還會有鼻病毒或者是冠狀病毒等等。所以像這種疊加來講,目前我是覺得大家不要過于擔心。”
感冒發燒,是否就要去醫院輸液?對于這個問題,張文宏表示,一般輸液只限于住院的重癥病人,或者有些藥物無法口服,只能通過輸液。“感冒的情況下大多數很顯然,口服的效果更好。哪怕是精準治療,也是口服的好。今天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都要吃口服的抗病毒藥物。”
“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要老是考慮到醫院去要補液。”張文宏認為,這是當下最大的誤區。
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張文宏提出四點建議
據報道,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張文宏提交了一份《關于緩解秋冬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難題,探索呼吸道疾病醫防融合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的提案》。他認為,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年常態化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特別是對嬰幼兒、青少年以及老年人帶來了很大的醫療負擔。
張文宏指出,國家高度重視并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但要真正從根本上破解這個難題,還需要在醫防融合機制方面繼續有突破性的創新,充分應用新技術,賦能基層的診治能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讓老百姓有可以信賴的基層醫療體系,降低季節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大醫院資源擠兌、百姓不能得到及時救治的窘境。
對此,張文宏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全面建設醫防融合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在他看來,要對基層的醫療體系有針對性地進行多維度的有組織地培訓,著重于實戰能力的提升,加強對疾病的全周期管理。同時,需要聯合疾控中心、上級醫療機構,關注醫防融合背景下的疾病管理的全面性、整體性,特別是針對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基礎的高齡患者,如果在基層做好平時的疾病管理,對于患病基數大的疾病,還可以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就能減少大醫院常態化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應對壓力。
二是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診斷技術與藥物供應。
他認為,冬春季節各三甲醫院求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滿為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可羅雀。很大因素在于基層醫療機構檢測能力不足,藥物供應有限,感染的輕癥患者不得不涌向大醫院。因此,除了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培訓之外,還要著重切實提升診斷技術與藥物供應等全方位的提升,“特別是要避免出現醫生有能力但無有效藥物供應、無診斷方法的窘境,不能讓老百姓對基層醫療失去信心。”
三是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和互聯網醫療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遠程醫療技術、醫療體系診斷平臺和藥物配送的社區延伸,都可以通過社區醫生和鄉村醫生實現大醫院精準診治能力的延伸。
同時他還提到,要創新“互聯網+醫療”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實現“線上問診-居家診斷-在線處方-醫保支付”全流程管理,給予呼吸道流行季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足不出戶”的專業衛生服務與健康管理。
四是在部分條件成熟地區,建議率先探索呼吸道疾病醫防融合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
“鼓勵地方創新管理模式,在條件成熟的區域,特別是基層衛生體系比較完善、醫防融合工作扎實、信息化和互聯網醫療比較發達的區域,率先建設以基層醫療體系為核心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從篩查-預防-急性疾病就診-慢性病發現-社區醫生簽約-信息化對病人開啟新的健康管理模式,規范慢性呼吸疾病管理流程,強化早期篩查和早期發現,推進早診早治,提升防控效果。”張文宏在提案中寫道。
(文章來源于HC3i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