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產品簡介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進行成像的醫療設備。與傳統的X射線和CT相比,MRI具有以下優勢:
無損傷:成像過程對人體無輻射傷害。
高分辨率:對軟組織的分辨率較高,能夠提供高質量、高分辨率的影像。
任意角度成像:可以任意角度成像,提供更全面的診斷信息。
無需造影劑: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使用造影劑。
產品功能及使用方法
功能
斷層成像: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
多參數成像:可以通過調整參數,獲得不同類型的圖像,如T1加權圖像、T2加權圖像等。
功能成像:如彌散加權成像(DWI)、灌注加權成像(PWI)等,用于評估組織的功能狀態。
三維成像:可以進行三維重建,提供更直觀的圖像。
使用方法
準備工作:
確保患者沒有攜帶任何金屬物品。
患者需要躺在MRI檢查床上。
設備啟動:
打開設備電源,進行系統自檢。
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成像參數和序列。
掃描過程:
將患者移動到磁體中心。
啟動掃描程序,設備會自動進行成像。
圖像處理:
掃描完成后,設備會自動進行圖像重建。
醫生可以通過工作站查看和分析圖像。
產品維修保養
日常維護
環境要求:
機房及設備間溫濕度:溫度20-24℃;濕度30-60%。
每日檢查:
檢查機器有無報錯并記錄。
確保開、關機正常。
清潔保養:
保持設備外表面整潔無塵。
定期清潔磁體及床表面。
定期維護
季度檢查:
由器械科工程師進行環境檢查。
核查機房及設備間溫濕度記錄。
半年保養:
由器械科工程師進行專業檢測保養。
檢查和維護設備的電氣部分、機械部分等。
預防性維護
狀態檢查:
每日使用前檢查機房溫濕度記錄。
詳細記錄設備的開機運行情況,包括有無報錯,錯誤代碼、故障情況,開關機情況等。
專業培訓:
組織培訓醫學影像科設備管理責任人,學習MRI全面維護保養規范,掌握管理方法。
故障處理
常見故障:
磁場故障:定期檢查磁場的穩定性和游離氧含量。
電子故障:確保設備接地良好,避免過電壓、電壓浪涌等情況。
慢速掃描:檢查設備和患者操作是否存在問題。
維修方案:
針對具體故障,制定相應的維修方案。
及時更換損壞的部件,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通過以上介紹,希望您對MRI的產品功能、使用方法以及維修保養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